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纪念邓颖超同志诞辰120周年,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持续激发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2024年11月23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主要行程
23日上午,党支部组织带领支部党员赴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参观学习。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20名男女进步青年在天津东南角草厂庵41号成立觉悟社,周恩来被推举为会议主持人并负责起草觉悟社宣言。1982年,觉悟社旧址修复,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9月16日,在觉悟社成立65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旧址建立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如今,觉悟社旧址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人们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及早期革命斗争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这座见证了革命先辈们激昂青春与热血理想的场所,社员们曾在此探讨救国救民真理、编辑进步刊物。党支部一行人重温展厅内陈列的珍贵手稿、老照片,体悟先辈冲破旧俗、追求光明的果敢,在眼前重现新思想激荡碰撞的岁月。23日下午,支部成员抵达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学习。1998年2月28日,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成开放,馆区由主展厅、西花厅专题陈列厅、周恩来专机陈列厅、纪念广场等组成。
23日下午,支部成员抵达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学习。1998年2月28日,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成开放,馆区由主展厅、西花厅专题陈列厅、
周恩来专机陈列厅、纪念广场等组成。
展厅内丰富的历史资料、珍贵的文物以及生动的影像,全面展现了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革命、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卓越贡献。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出生入死,到和平建设时期的殚精竭虑,诸多实物与场景还原,彰显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渝初心。党支部书记杨海静在参观的同时,也向党员同志们讲述着纪念馆内展品背后的一件件故事,大家驻足凝视,皆被深深触动。
纪念馆承载着红色记忆,两馆将周恩来和邓颖超等人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以及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诸多贡献展示出来。支部成员参观后纷纷表示要将继承先辈的爱国精神和培养高尚的爱国品质作为己任,践行新时代青年党员使命担当,走好新一代青年人的长征路。